《纽约时报》刊发波格(David Pogue)的文章,谈及苹果供应链富士康的问题。文章如下:《纽约时报》前些天刊文,在消费科技产品行业引起热议。业界将眼光放在富士康工作条件之上,它生产大量的iPhone。不过在其工厂,工作超时,宿舍狭小,废弃物处置不当,工作环境危险。
报道让苹果迷大吃一惊,而苹果对手窃喜。随后四处有人抗议,评论满天。前天,苹果六家店铺收到抗议书,包括纽约中央车站店在内。
抗议是健康的,没有人愿意看到劳工遭受不公剥削,如果苹果可以施加压力,让富士康改变作风,确是一大好事。
苹果是一家标志性企业,也是最赚钱的电子企业,受到关注理所当然。不过,大家在讨论时却忽略了一个问题:在中国工厂组装产品的不只苹果一家。
富士康拥有许多知名客户,产品涉及手机、电视、电脑、阅读器、路由器、电路板、游戏机等,涉及的企业有亚马逊、华硕、惠普、戴尔、IBM、英特尔、联想、微软、摩托罗拉、网件、任天堂、诺基亚、三星、松下、夏普、索尼等。工厂也不只是富士康,还有更多。
《纽约时报》也写道:“一些工厂为戴尔、惠普、IBM、联想、摩托罗拉、诺基亚、索尼、东芝等制造产品,工作条件恶劣相当普遍。”
美国大多电子产品由中国工厂生产。的确,应该向苹果施压,然后让苹果向富士康施压。它还涉及一个大问题:我们到底有多在乎?中国工人的薪酬远低于美国工人,这并不意外,大家早就知道。正因如此,企业才会将制造外包中国。如果按美国标准在中国建厂,按美国标准付薪酬,电子产品价格会上涨。涨多少?不好判断,不过据分析师估计,200美元的iPhone如果在美国生产,成本会达到350美元。
我们有多在乎中国情况,愿意为电子产品多付一倍的钱吗?如果愿意,哪家企业先行动?也就是说,就算苹果、戴尔成功达标,让中国工厂采用美国标准,对手会仿效吗?
只有苹果有义务改善工作条件吗?难道非得苹果iPhone成本350美元,而Android手机200美元?这难道不是整合行业的事吗?
问题相当复杂。我们是消费者,要好产品,要廉价,也希望它来自健康的、报酬合理的员工之手。但二者难以兼顾。
总有一天,我会要做出选择。但犯错的不只苹果,不只中国,消费者也有错。